试管中这个决策做对,可提高12%活产率
试管治疗,很多时候看似流程化,但其中也有很多选择,可以帮助提高成功率。就比如对于大龄备孕或者卵巢储备低的姐妹来说,很多人会纠结:是先促排多攒胚胎之后再移植,还是有了胚胎就移植呢?
看似简单的选择,但是如果这个决策作对了,那不仅可能获得更高的活产率,还能节省备孕时间,尽快结束这场“劳民伤财的试管之旅”。
所以,这两个方案,到底要选哪个?今天跟着小侠一起来探究下吧~
▍重磅研究出分晓
在今年3月份《生殖医学与生物学》的专业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卵巢反应较差的妇女累积活产率的研究,就储存胚胎是否更有利于活产率和缩短备孕时间,做了详细的阐述。
▲ 胚胎储存对卵巢反应不佳妇女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他们一共选取了276例因POR(AMH值小于0.5-1.1ng/ml、AFC小于5-7个、获卵数小于3个)而进行试管治疗的不孕夫妇。
并将其分成2组,其中一组是有了胚胎就进行移植,而另外一组则是攒胚胎,至少储存了5个之后开始移植。
从第一次促排开始,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和统计,最后得出如下的数据:
其中对于试管人群来说,我们最看重的就是活产率和整个试管治疗的时间。
在这个研究中发现:攒胚胎组的活产率为31.4%;不攒胚胎、有胚就移的那组,活产率为43.2%;同时整体的用时,攒胚胎组,平均花费20.5个月,而直接移植的那组,平均用时16个月。
也就是不攒胚胎,有了胚胎就直接移植,这个方案,不仅活产率高,并且用时也比攒胚胎组更短。
这个结果,和你之前想的一样么?
这个研究可以说,将两个决策的胜负说的很明白。也就是对于大龄姐妹或者卵巢储备较低的人群来说,在试管中不攒胚胎,而是有了胚胎就进行移植,这组“完胜”。
▍关于结果的三点思考
看到这个结果,你是不是终于有点眉目了呢?不过,你会不会也有一些疑问?
AMH值这么低,不攒胚胎的话,会不会最后无卵可用?如果真的不攒胚胎直接移植,是不是要鲜胚移植?要不要根据这个数据,调整自己的试管策略呢?
那借着这个研究,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1. AMH值太低,担心无卵可用?
我们知道,很多姐妹之所以选择多攒胚胎,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卵巢储备太低,如果不抓紧时间攒胚胎,很担心最后无卵可用。
所以趁着还有卵,就尽可能的多取多攒。其实,这样的考量对也不对。
对于高龄卵巢储备极低,比如AMH值小于0.1ng/ml的姐妹来说,每个周期可能仅有1-2个卵泡,月经周期已经开始缩短,临绝经期的症状也有所显现,那此时确实需要争取时间,以多取卵攒胚胎为主。
但是对于大多数还没有这么紧急的姐妹而言,只要每个周期比较稳定的有2-5个卵泡,那此时,可以促排拿到胚胎之后就去移植去试。
比起对数量的担忧,更应该重视质量的提高。毕竟生育一个孩子,只需要一个卵子即可。
所以要结合自己的年龄以及储备情况,去做计划。尤其是将易孕体质调理纳入整个计划中,则会更有胜算,毕竟质量的重要性远大于数量。
2. 要不要优先考虑鲜胚移植
在没有看到详细研究时,小侠也曾以为,非攒胚胎组和攒胚胎组有如此大的差距,会不会是因为鲜胚和冻胚移植方式的区别。
毕竟对于大龄姐妹,也意味着胚胎会更加“脆弱”,减少对胚胎的冻结,有可能会提高移植成功率?
后来看了详细的数据,发现在非攒胚胎组中,38.2%的周期采用了鲜胚移植,61.8%的周期采用了冻胚移植。
所以,对于移植方式而言,还是要看个体的情况。如果有了胚胎,且自身的宫腔环境和母体状态均良好的情况下,那我们首选鲜胚移植。但如果自身条件不允许,冻胚移植也无可厚非。
尤其是合并有内异症、息肉、炎症等宫腔问题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宫腔环境对胚胎着床率的影响。提前调理宫腔环境,改善母体的代谢,也更有助于提高最后的成功率。
3. 数据也有局限性 个体情况个体考量
尽管研究的数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毕竟数据样本依然不够大,而且也仅限于当院的生殖中心,我们可以作为参考。
尤其是试管治疗中,个体的情况不同,适合的方案也会有所不同。尤其是本身心态比较敏感的姐妹,如果反复移植失败,很可能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
那此时,多攒胚胎,之后再调整宫腔环境及状态,再进行移植,也不失为好的方案。
一方面只要有胚胎攒下,就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自己的备孕压力;另一方面,养卵调理和养膜调理方向侧重点会有些不同,在促排和移植前,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调理改善。
这样集中攻克一个关卡,也会利大于弊。曾给我们带来鼓舞的刘南希,也是采用了这种策略,攒够了胚胎才启动移植。
所以,自己适合哪种方案,还是要回归到自己身上,结合自己的整体状态来定。
另外,除了攒不攒胚胎这个决策外,还有其他的很多决策,对试管成功率有影响。比如养不养囊、移植胚胎个数、试管要不要配合调理、以及花费多长时间做调理等等,这都是需要专业的生殖顾问,给予个体化的建议。
如果您在试管中,有哪些选择还不清楚利弊,可用添加我们的生殖顾问,详细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