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乙肝怎么样,中医治疗乙肝的优势?
中医治疗乙肝怎么样
专家认为,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而又愿意接受治疗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及早采取积极的措施。可以选择通过中医的方法治疗乙肝。因为在西药尚无方法根治乙肝的情况下,中药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乙肝的中医治疗首先要判断是否有病毒性肝炎,最好的办法是查血作病毒标志物检测。现在一般医院都能做到。专家提倡患有乙肝的人群需注意休息、加强饮食调理,提倡中西医结合的治法和适度的药物治疗等。而且,目前看来中医中药虽不能根治乙肝,但其综合疗效在乙肝治疗中颇具优势。中医中药的治疗以复方为主,复方之中兼顾到“解毒、退黄、降酶、保肝、抗纤维化”等多种功效,同时能达到减轻或控制肝炎、延缓纤维化、消除临床症状、增强体质的多种目的。中医中药的应用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最好不要盲目用药。更不要因为相信各种相关的医药广告“以身试药”。
另外,中医中药已经在乙肝治疗的攻坚战中取得“外围”作战的重大胜利,但是主攻方向,即消灭、清除乙肝病毒方面尚未取得突破。现在正在进行的中药导向治疗、有效成分的提取等工作可能会给乙肝治疗带来惊喜,现阶段中药治疗乙肝处于治疗普遍有效,但疗效尚不十分理想,往往是表面问题看似得到解决,而实际问题仍然存在。虽然中医在治疗乙肝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但是仍有不足,最佳的方法应该中西结合。
中医治疗乙肝的优势
中医药治乙肝的优势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有其自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多靶位的作用,包括改善症状、肝功能,调整患者的免疫功能,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以及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等。因此中医药治疗可收到“一石多鸟”的作用。
2、西医认为不宜或治疗失败的乙肝患者,如免疫耐受期的病毒携带者,抗病毒药治疗失败者或严重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等,采用中医药治疗能收到一定效果。
3、副作用相对较少,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好。
4、医疗费用相对较低。正确认识中西医结合的多种措施治疗至今还没有公认的能杀灭乙肝病毒的特效药物,但通过抗乙肝病毒、免疫调节、护肝等中西医结合的多种措施治疗,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中医治疗乙肝的食疗方法
依据中医理论,乙肝是由湿、热、毒3种因素同时或分别侵害人体所致的一种疾病。若患者的病情迁延不愈,病毒侵及脏腑,患者可出现肝肾阴虚或肝郁脾虚等严重病症。因此,乙肝病人应根据各自病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治疗。食疗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它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因此,食疗更适合于乙肝病人的治疗。下面,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理,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种乙肝的食疗方法。
一、治疗湿毒型乙肝的食疗方法
湿毒型乙肝病人,常有肝区隐痛,上腹部闷胀、食欲下降、口淡、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祛湿解毒护肝为主。
方法1:
原料:野生灵芝10克、白术10克、瘦猪肉50克。
制法:将上述原料放到瓦煲内煲汤,直到猪肉炖烂为止。
用法:吃肉喝汤,早晚各服一次,每日1剂。
方法2:
原料:生苡仁100克、淮山药20克、炒扁豆20克、鲜鸡脚100克一150克。
制法:将上述原料放入瓦煲内煲汤,直至将鸡脚炖烂为止。
用法:佐餐服,每日服2次,每日1剂。
二、治疗热毒型乙肝的食疗方法
热毒型乙肝病人常有肝区疼痛、口苦口干、腹胀、倦怠乏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厚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清热、解毒、护肝为主。
原料:夏枯草30克、鲜茅根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夏枯草与鲜茅根一起用水煎。待煎好后,再加入适量的冰糖。
用法:代茶饮,每日1剂。
三、治疗肝郁脾虚型乙肝的食疗方法
肝郁脾虚型乙肝病人常有消瘦、神疲乏力、两胁疼痛、面色滞暗、食欲差、腹胀、舌有齿印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疏肝、解郁、健脾主。
方法1:
原料:鸡骨草60克、红枣(去核)10枚。
制法:将上药用水煎。
用法:代茶饮,每日1剂。
方法2:
原料:活鲫鱼250克、玫瑰花10克、赤小豆150克。
制法:将收拾干净的鲫鱼与玫瑰花、赤小豆一起放入瓦煲内煲汤,直到把小豆和鲫鱼炖烂为止。
用法:佐餐服,每日l剂。
四、治疗肝肾阴虚型乙肝的食疗方法
肝肾阴虚型乙肝病人多有头晕目胀、耳鸣、口苦舌干、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腰酸腿软、肝区痛、大便于结、小便黄短、舌红少苔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滋肝养肾护肝为主。
方法1:
原料:甲鱼(重约250克一500克)一只,枸杞子25克、淮山药30克、女贞子15克、陈皮丝2克。
制法:先将甲鱼杀死,收拾干净,然后将甲鱼和上药一同用水煎,直到把甲鱼炖烂为止。
用法:吃甲鱼肉喝汤,佐餐服,每日服2次,每日1剂。
方法2:
原料:淮山药25克、桂圆肉15克、甲鱼(重约250克~500克)一只。
制法:先将甲鱼杀死、收拾干净,然后把甲鱼和上药及适量的水一起放入炖盅内,隔水炖,直到把甲鱼炖烂为止。
用法:吃甲鱼喝汤,佐餐服,每日服2次,每日1剂。
小编推荐:从立春起,冬季结束,春季开始,2月温度非常多变。外界大气候,身体小舞台。体内阴阳二气交战,结果常是“火”气大盛,随时清火,调和阴阳是本月重点。
中医治疗乙肝用药的作用
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药进行了研究,发现很多中药及其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对于治疗乙肝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作用一:保肝护肝,恢复肝功能,促进受损肝组织修复。
1、保肝降酶。中药降酶制剂疗效相当迅速、显著,立竿见影,最突出的有五味子制剂,主要成分为五味子乙素、丙素等,它们可以可逆性地抑制肝细胞内的转氨酶活性、修复肝组织、增强肝细胞的解毒功能。甘草制剂(商品名为强力宁、甘草甜素、甘利欣等)降酶效果也相当显著,该类药物对肝脏类固醇代谢酶有较强的亲和力,阻碍皮质醇与醛固酮的灭活,具有明显的皮质激素样效应,起到抗炎、抗过敏及保护肝细胞膜等作用。另外,中药垂盆草制剂、山豆根制剂、齐墩果酸制剂等都有抗肝细胞损伤、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功效。
2、保肝退黄降黄
主要包括茵栀黄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熊胆制剂、苦黄注射液等等,这些制剂都可疏通肝内毛细胆管,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红素排泄,有明显的利胆作用,适用于乙肝引起的血清胆红素增高。
3、改善蛋白代谢
主要包括中成药力加寿、乌鸡白凤丸、当归丸等等,以上各药可以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具有性激素样作用和蛋白同化激素样作用,适用于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出现的白蛋白降低及蛋白比值倒置。
4、免疫增强剂
主要包括猪苓多糖、香菇多糖、云芝多糖、黄芪多糖、冬虫夏草等等,以上各药都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E玫瑰花结形成和转化,激发多种与免疫和抗炎反应的生物活性因子的产生,显著诱导干扰素产生,促进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利于乙肝病毒的清除,该类制剂适用于辅助抗病毒及保肝护肝的联合治疗,单独使用疗效较差。
5、抗肝纤维化
主要包括虫草头孢菌丝、丹参制剂、桃仁制剂,上述制剂可减轻肝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提高胶原酶活性,促进肝内胶原分解代谢,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抑制星状细胞活化,抑制转化生长因子(TGF一β1)mRNA的过度转录。中药抗肝纤维化治疗取得的成功打破了肝硬化不可逆转的定论,多种中药制剂从实验研究到临床观察均取得可喜的成果。
中医治疗乙肝的经验
我国属于HBV(乙肝病毒)感染高发区,约有1.2亿人成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按照HBV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分为三期: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和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
1、免疫耐受期的特点是HBV复制活跃,出现大三阳,HBV DNA滴度较高(>105拷贝/ml),转氨酶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称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阶段,不适用于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疗效很差。国家主张不治,半年检查一次,寻找治疗时机。采用中成药复方疗法辨证施治,三个月一个疗程,患者会面色转好,体症逐渐消除。化验乙肝六项及HBV DNA,各项病毒量会有不同程度下降,坚持治疗2-3年左右,即可停药。
2、免疫清除期,表现为HBV DNA滴度>105拷贝/ml,但一般低于免疫耐受期,转氨酶持续或间歇升高,肝组织学有坏死炎症表现,这个阶段,正处在慢性乙型肝炎阶段,转氨酶反复升高,有部分人胆红素也升高,出现肝纤维化,不少人会出现脾大,诊断为慢肝轻度、中度、重度,应抓紧治疗。适用于中西医结合抗病毒保肝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防止向肝硬化的转化。根据患者病情,经患者同意,用中成药复方疗法、调节免疫功能、保肝抗病毒、阻断肝纤维化、治脾大或中西医结合再选用一种西药增加抑制病毒复制的疗效。肝功能损害较重的患者再配合汤药辨证施治,或配合西医退黄降酶保肝治疗,直至基本康复。
3、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表现为HBeAg阴性,抗-HBe阳性(小三阳),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ALT/AST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炎症,此阶段国内及国际专家一般主张不治。